企业动态
什么是花生油
发展简况
经历了2005年国内花生油市场价格逐月稳中有降的态势后,2006年上半年,国内花生油市场受成本支撑及国内食用油市场整体供大于求格局的双重影响,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并小有波动。2006年,中国花生油的市场价格表现为一路上升之势,春节前(1-2月)花生油价格平稳于9200元/吨(均价)的价位,春节后(3-4月)花生油价格升高至9400元/吨。5-7月,花生油价格从9600-9800元/吨的价格上涨至10000-11000元。到了8-10月,国庆过后,花生油市场价格涨至9800-10200元/吨。2006年11-12月,花生油市场价格推至12000-13000元/吨。
2007年以来,国内由于花生油原料偏少,花生油的库存量不足,加上一直以来花生油压榨成本居高不下,货源紧缺及成本因素等影响,全国各地的花生油市场价格出现了一度的上扬,使国内的食用油市场造成一定的波动,不过,在厂家,市场的协调努力下,并没有给市民造成大的影响。
植物形态
落花生一年生草本。茎高30-70cm,匍匐或直立,有棱,被棕黄色长毛。偶数羽状复叶,
互生;叶柄长2-5cm,被棕色长毛;托叶大,基部与叶柄基部连生,披针形,长3-4cm,脉纹明显。小叶通常4枚,椭圆形至倒卵形,有时为长圆形,长2-6cm,宽1-2.5cm,先端圆或钝。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开花期几无花梗;萼管细长,萼齿上面3个合生,下面一个分离成二唇形;花冠蝶形,旗瓣近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雄蕊9,合生,1个退化,花药5个长圆形,4个近于圆形;花柱细长,柱头顶生,疏生细毛,子房内有1至数个胚珠,胚殊受精后,子房柄伸长至地下,发育为荚果。荚果长椭圆形,种子间常缢缩,果皮厚,革质,具突起网脉,长1-5cm。种子1-4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
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花生酸(Arachidicacid),山萮酸(Behenicacid),油酸(Oleicacid),二十碳烯酸(Eicosenoic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等。花生油中还含特殊嗅味成分:已醛(Hexanal),γ-丁内酯(γ-Butyrola 。
ctone),壬醛(Nonanal),苯甲醛(Benzaldehyde),苯甲醇(Benzylalcohol),2-甲氧基-3-异丙基吡嗪(2-Methoxy-3-Isopropylpyrazine);芳香成分:1,2,3-三甲基环戊烷(1,2,3-Trimethylcyclopentane),1-乙基-3-甲基环戊烷(1-Ethyl-3-Methylcyclopentane),4-乙基-2-甲氧基苯酚(4-Ethyl-2-Methoxyphenol),4-甲氧基苯酚(4-Methoxyphenol),3-(1,1-二甲基乙基)苯酚[3-(1,1-Dimethylethyl)Phenol],2,3,5-三甲基吡嗪(2,3,5-Trimethylpyrazine),2-甲基-5-丙烯基吡嗪(2-Methyl-5-Propenylpyrazine),糠酸甲酯(Methylfuroate),3,5-二乙基-2-甲基吡嗪(3,5-Diethyl-2-Methylpyrazine),2-乙酰基吡咯[1-(1H-Pyrrole-2-yl)Ethanone],2,4-二甲基噻唑(2,4-Dimethylthiazole),2,5-二甲基噻唑(2,5-Dimethylthiazole),5-甲基-2-糠醛(5-Methyl-2-Furfural)2-已基呋喃(2-Hexylfuran),3-已基呋喃(3-Hexylfuran),2-乙酰基-5-甲基呋喃(2-Acetyl-5-Methylfuran),2,3-二氢苯并呋喃(2,3-Dihydrobenzofuran)。芳香成分的总量约19.77mg/kg,量主要的成分为吡嗪类化合物,含量12.33mg/kg,占花生油芳香成分总量的61.81%,其中2,6-二甲基吡嗪(2,6-Dimethylpyrazine)最为重要,含量为3.92mg/kg,占芳香成分总量的19.83%;次要的成分为呋喃化合物,其中2,3-二氢苯并呋喃含量为1.61mg/kg,占芳香成分总量的8.14%。另含维生素(Vitamin)E。
脂肪酸
软脂酸 约13
硬脂酸 3-5
花生酸、山嵛酸、木焦油酸 6-8
油 酸 37亚油酸38
花生油中所含脂肪酸的特点是含十八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比其它植物油脂多,因此它的混合脂肪酸很难溶解于乙醇,在较低温度(10℃以下)发生混浊甚至凝固。
纯净花生油的脂肪酸在70%乙酸溶液中的混浊温度是39-40.8℃,用此温度可以鉴定花生油是否纯品。花生油是优质烹调油和煎炸油,在油酸-亚油酸类中,它的抗氧化稳定性较高。
药理作用
用花生油每日皮下注射1次(0.05ml/100g),共3d,可使大鼠的甲状腺轻度肿大,甲状
腺摄碘率增高。花生油的水气蒸馏液有微弱的抑菌作用。在大鼠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制中,如以花生油配合其他高胆甾醇调料,可使主动脉产生与人近似的“动脉粥样变”,如以牛油代替花生油,则常产生血栓,病变与人不相似。
储存方法
贮藏特点
花生油在一般贮藏条件下,会发生自动氧化酸败的过程,其变化为:自动氧化过程与季节有关,如果开始贮藏在冬季,低温能有效地延缓解脂酶和氧的作风,随着季节的变动、温度的上升,温度在15-30℃时,一方面由于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气中氧的浸入,会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
进入夏季室温和库罐温度超过30℃,如果存放于露天油罐或、 露天堆场,每天受到阳光的曝晒,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因子会促 使油脂的氧化过程加速。 特别是在阳光中在紫外线或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当超过 50℃的辐射温度时,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将进一步分解再经:分子重排成醛、酮,使贮藏的油脂酸败。
贮藏措施
(1) 温度 把花生油在低于15℃的温度下,充满容器密闭贮藏, 否则解脂酶和氧将对油起作用,结果是酸值和过氧化值增高,要 符合这种贮油条件;贮备油库要建于地下。因为在4米以下的地 温,常年均在20℃以下。
(2) 对长期贮藏的花生油,可添加0.2%的柠檬酸或抗坏血 酸,以破坏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延长贮藏期。国外出口的油中都添加这类物质,有的还添加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
【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子榨出的脂肪油。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蛔虫性肠梗阻;外用穴位注射治肠炎,地图舌。
【用法用量】用于蛔虫性肠梗阻为4~8两口服;用于肠炎,地图舌均为穴位注射(足三里、上巨虚),每穴1毫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制作方法
筛选
先用簸箕簸出花生碎壳和柴草等,然后用圆罗筛去石块、土屑和铁类等杂物。要求筛后生仁杂质越少越好,最多不超过0.1%。
碾坯
可用石碾将花生仁碾碎,碾时花生仁不要铺得过厚,以免碾坯不均匀,碾出的生坯厚度在0.3~0.5毫米为好。
蒸坯
可用铁锅笼屉,待水烧开后将碾好后的生坯均匀平铺其上。上汽要均匀,蒸好后要求一捻见油,水分在8.5%左右,温度100℃以上。
装垛
:蒸好后的坯子即为熟坯,要迅速包饼装垛,包饼可采用单圈,饼圈上下口要对齐,铺草要均匀,熟坯装好后要压实踩平,使中间略高。要求包饼要快而平,装垛要正而直,以达到保持饼温和延长压榨时间的要求。
头道压榨
人力螺旋榨要放在保温的房间内,饼装好后要立即压榨,要步步压紧,轻压勤压,一般达到出油90%左右时,拆榨,卸饼,并用弯刀刮去饼边(不应同饼一起粉碎,最好掺到生坯中去,再进行头道压榨)。
粉碎压坯
将刮去饼边的头道饼用石碾进行粉碎,使通过3目的筛子,直至全部筛过为止。
二次压榨
操作均同前述。
毛油合并过滤
滤后的花生油即可食用。滤渣可掺入生坯中重复进行压榨。
产品特点
花生油由20%饱和脂肪酸和80%的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其中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碘价约80~110,属于干性油,油色淡黄透明,有香味,是一种优质的烹调用油。根据国家标准GB 1534—2003《花生油》的规定,花生油按制作工艺可分为浸出花生油和压榨花生油。浸出花生油是经溶剂浸出制取的油,压榨花生油是用压榨方法制取的油。
2004年我国开始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销售的各类花生油均应有QS标志。
营养分析
经研究证实,花生油含锌量是色拉油、粟米油、菜籽油、豆油的许多倍。虽然补锌的途径很多,但油脂是人们日常必需的补充物,所以食用花生油特别适宜于大众补锌。
含抗衰老成分,有延缓脑功能衰老的作用。花生油还具有健脾润肺,解积食、驱脏虫的功效。
还发现有益寿延年心脑血管的保健成分3种;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β-谷固醇,实验证明,这几种物质是肿瘤类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防治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中老年人食用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防治疾病
菌痢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2]
取食用花生油高压灭菌制成注射液,于两侧上巨虚及足三里行穴位注射,每穴lml。据167例急性菌痢的观察,经1次治疗后痊愈128例(76.6%),失败39例(23.4%)。失败病例中26例症状体征消失,仅粪便培养阳性。有效病例的平均退热时间为l7.6小时,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为2.5天,便次恢复正常为2.6天,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1.9天,粪便培养转阴为3.1天。另据105例(急性90例,慢性15例)的报道,所用剂量及穴位与上法相同,对急性病例一般注射1次,如未能控制,可在8日后再注射1次;对慢性病例每周注射2次。结果治愈率为88.5%,有效率为96.1%。注射后体温多在1-2天恢复正常,腹痛及腹泻在2天内消失,粪便化验4-5天恢复正常。
肠梗阻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这里肠道通常是指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在急诊室可经常遇到。由于种种原因,死亡率仍较高,约为5%~10%;若再发生肠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3]
取熟花生油内服。年龄在15岁以下者每顿服6Oml,服后6小时不见好转者再重服1次。少的服1次,多的服4次。年龄在16岁以上者,顿服80ml,少的1次,多的3次。服后呕吐者可加调味剂或从胃管注入。同时配合一般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禁食。80例患者经上法治疗,除1例合并肠扭转无效而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平均住院日数4.14天。服油后少数病人于当日或次日排出蛔虫;绝大部分病人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否则往往有合并症。服油后除个别患儿恶心呕吐外,未见不良反应。另有用花生油50-200ml1次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成人肠扭转2例,小儿蛔虫性肠阻塞7例,亦均治愈。一般在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消失或减弱;8-10小时排气排便排虫。
肝炎
肝炎(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各型肝炎的病变主要是在肝脏,都有一些类似的临床表现,可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4]
以花生油穴位注射,观察20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肿消失或缩小至肋下0.5cm)19例,平均治疗天数38.3天;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一项未恢复正常,肝肿大缩小不明显)1例,用药18天后未继续治疗。治疗后以临床症状改善最为明显,80%的病人在治疗后5-10天即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黄疸指数25天,谷丙转氨酶27.2天,麝浊25.2天,麝絮40.7天,脑絮29.5天。肝肿大12例恢复正常,8例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制剂及用法:取普通花生油过滤两次,放冰箱内24小时,如无沉淀即分装、高压消毒备用;如冷藏后有沉淀,应再过滤,直至24小时后无沉淀为止。用时取花生油注射于下列穴位上:一组:肝俞、脾俞、三阴交;二组:期门、胆俞、足三里。取穴可随症加减。每次选用一组,两侧交替应用,每穴注射1ml,每周两次;每组注射4次以上反应不敏感时,即换另一组。注射后部分病人有局部胀痛,但1-2天后消退,未见其他副作用。
结膜炎
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5]
用经过过滤和高压消毒的花生油行耳穴注射。选穴:肝、目或肝、眼,重症加皮质下。双侧耳穴注射,每穴0.1ml。治疗31例,治愈天数平均为2.5天。用于预防观察658例,发病26例(3.95%),而未接受预防的249例中有58例(23.69%)发病。
用生花生油穴位注射,循经取穴或局部取穴,如阑尾手术取足三里、内麻点、大横(右)。每穴注射花生油0.2-0.5ml。诱导10-15分钟即可进行手术。在消毒皮肤时静脉注射杜冷丁50-100mg、非那根25-5Omg作为辅助用药。观察40例,麻醉效果为:Ⅰ级6例,Ⅱ级25例,Ⅲ级6例;失败3例。
辨别真假
观色法
一般地说来,花生油有生榨和熟榨之分。生榨的花生油颜色一般是呈浅橙黄色;熟榨花生油则呈深橙黄色,二种皆较为清新而透明。纯正的花生油一般在气温3℃以下时凝结而不流动,如果掺有猪油或棕桐油,在气温10℃时就开始凝结而且不流动。
闻味法
滴几点油在手掌上,用手指摩擦感觉微热后,用口吹一阵热气,若纯花生油即有浓郁的花生特有香味而无异味。
购买技巧
[6] 购买花生油时请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品牌食用油。不要购买散装油,因为有一些花生油可能是用发霉的花生所榨,内含黄曲霉毒素,很难鉴别。可以用以下方法鉴别花生油是否掺假:
1.观色法。买花生油时,先要观察其颜色。纯花生油密度大,油质浓,呈深黄色:掺假的花生油密度小,油质薄,呈浅黄色。
2.燃烧法。将一张纸卷成纸筒,浸入油液之中后,取出点燃花生油,燃后,如纸筒上的火焰不冒大烟。没有小水点滴落地面,纸筒上不呈现水泡,则为高品质花生油。如果情况相反,就是掺假花生油。
3.加热法。取少量花生油置于掌心。双手合并摩擦若干次。纯花生油清香味道扑鼻,掺假油则没有明显的香味。
4.冷却法。把少量油液倒入杯中,在冰箱放置24小时,再将其取出,如杯中仍为液体则是纯花生油,如变成了固体则是掺假花生油。